??????书荒时,别忘了来戳我哦~
一个新宗教的打开方式
“上班在外,牵挂家中,吸猫铲屎,不能放松。”一日吸猫,终身想猫,多少辛勤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被猫可爱的外表迷惑,沦为挣猫粮铲猫屎的奴隶。走上这条不归路,只因猫带来的一时的快乐。
↑一天不吸猫,浑身受不了
吸猫研究小组,综合人类学、历史学、心理学的相关知识,在整理史料和对吸猫患者进行田野调查时发现,拜猫风潮并非无风起浪,这场全民癔症的背后,一个新的宗教正在崛起。
↑领受圣训
信仰起源对猫的崇拜由来已久,各国文明中都有猫的踪迹,被笼统称为“风俗”。研究发现,猫不仅被人们供奉,也引发了恐惧,可谓黑白两道都有猫的爪印。
埃及人最初养猫,是为了对付偷粮食的老鼠,后来观察到猫的瞳孔会根据光线收缩放大,认为这象征了月亮的盈缺,就把猫奉为月亮的化身,猫女神贝斯特掌管着月亮、果实和丰收。
↑这眼线,不当女神浪费了
日本的招财猫诞生自江户时代,孩子成年、丈夫外出时,主妇们都要给他们佩戴上一个招财猫玩偶。正宗的招财猫有公母之分,公猫举右手象征财源广进,母猫举左手象征人气不减,一般日本店家放的,都是母招财猫。
↑延参法师说:想要发财你就招招手
在中世纪的欧洲,黑猫被视为邪恶的象征,在“猎杀女巫”的时代有大量女性和猫被杀害甚至烧死,公元年有上百只猫被用作四旬斋仪式的祭品。正因为猫的数量锐减,靠老鼠和跳蚤传播的鼠疫,席卷了整个欧洲。
↑二次元知名女巫表示:没文化,真可怕
知名信徒拜猫教的教史上,出现过许多颇有名气的信徒,其中不乏*商要员、文艺大咖,由此可推,拜猫势力已经全面渗入人类生活,甚至已经掌控了人类社会。
供奉猫主子,在宋代就已经形成风尚,诗人陆游就是大名鼎鼎的爱猫之士。《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其二“铁马冰河入梦来”有高中学历的都背过,在这首之前,其一诗曰“溪柴火软蛮毡暖,我与狸奴不出门”,翻译过来就是,烧着柴,裹着毯,撸着猫儿,被窝暖。国家与信仰并重,爱国爱猫,两不耽误。
↑粉红色的爱国,粉红色的猫奴
二战后的世界三巨头之一英国首相丘吉尔,主业开会,副业铲屎。吃饭时,橘胖乔克不上桌,他就不开动,已经到了同吃同睡的程度,率先做到了先猫后己的信徒操守。丘吉尔死后,老宅的管理人员依遗嘱一直收养着一只橘猫,如今已经到了乔克四世。
↑*界的橘胖,萌萌的首相。
钱钟书则上升到了为了信仰而战的境界。杨绛先生说他们养过猫,猫咪半夜和别家猫打架,钱护法怕自己主子吃亏,特意准备了长竹竿,一听见动静就跑到院里帮猫咪打架。打的正是邻居林徽因家的猫。经考证,钱钟书没有下重手,所以拜猫教应算是温和宗教。
↑猫咪保卫战
文艺界的信徒更是数不胜数↑教父马龙·白兰度,伺候过猫的人,都是干大事的料。
↑也许赫本的美貌和气质,有喵星人的加持
↑科特·柯本,爱猫、卖萌,一样摇滚
↑收服咸湿佬荒木经惟,也不在话下
吸猫久了都有“猫病”近些年,拜猫教的星星之火,呈现出燎原之势,深入全球金融体系,有猫的地方就有繁荣的经济。
日本信徒将每年的2月22日定为“猫咪日”;猫咪主题的咖啡馆也比一般餐饮店更受欢迎;经过猫咪消化、混在猫屎里的咖啡豆是世界上最贵的一种咖啡;国民爸爸马云把淘宝商城改名成天猫;陈凯歌斥巨资拍摄新片《猫妖传》试图翻身;泰国寺庙的画师把猫界名流哆啦A梦画进壁画里,万千拜猫教信徒来朝圣,寺庙香火不断……你以为这一切都只是巧合吗?
↑我手画我心,画师的真正信仰
猫的精神渗透也体现在时下 活力的创作人身上。张悦然、顾湘、吉井忍、荞麦、春树、远子、淡豹等一众文艺青年,携他们的猫主子齐聚在《鲤》新的一期《鲤·猫知道一切》,用图片和文字,讲述他们和猫主子的故事。看这个名字你就知道他们都信拜猫教。
↑猫知道一切,猫就是信仰!
核心教徒的自述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拜猫教加菲猫教区核心教徒,接受了研究小组的采访,自述如下:
人为什么会需要猫?其实很多时候,人需要的是猫创造出来的氛围。猫更安静,它为人保留空间,所以带来的是一个多义的环境,在这种环境中,与其说是与猫共处,不如说猫让我们面对自己的不同侧面。这是每一个人,尤其是创作者需要的氛围。而且这解释了,为什么寂寞、内向的人,对猫更不耐受。作为吸猫成瘾者,我要给各位读者一个忠告:
从吸猫到洗脑,你以为吸的真是猫,其实你已经不知不觉地加入了拜猫教!喵星人收编地球的日子不远了!
《鲤·猫知道一切》作者:张悦然主编
有时深居简出,有时逍遥浪荡;装得了高冷,卖得了嗲萌;我们爱它宠它,却可能永远不会懂它——只有猫知道一切!张悦然、吉井忍、苏枕书、顾湘、苏更生…时下活力四溢的作者邀你聚众吸猫
长按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