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届年轻人,开始对加班说不

又是一年求职季,当 一批90后走出校园,万高校毕业生走入社会,他们面临着的也是愈发严峻的就业形势。

根据《 财经》的报道,今年的毕业生将直面疫情带来的长尾效应,企业招工量下降了,求职者的求职周期则变长了。在就业压力之下,“慢就业”现象出现,即毕业后暂缓求职或求学的过程,慢慢考虑接下来的人生道路。

在选择人生的 份工作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要做出自己的抉择。是要选择一份的高薪工作,还是寻找一份清闲可以随意摸鱼躺平的工作;是不找到理想的工作不罢休,还是先去一份稳定的工作再谋求发展......

对于许多毕业生来说,他们往往都要面对一段坎坷的求职路。而在招聘过程中,用人方与求职者常常被认为关系紧张、充满矛盾。

求职的过程到底如何,我们分别问了问求职者和招聘方,听听两方的意见。

To求职者

最尴尬/奇葩的一次面试?

better.(24,男,深圳,新闻传播,已入职):

年暑假去广州的南航总部面试,本来是要去总公司,结果跑白云机场去了。弄错面试地点, 次面试就迟到。特别尴尬,也特别遗憾,觉得这可能是错失机会的原因之一。

linlin(24,男,北京,国际商务,已入职):

面试节的游戏本地化,因为语言不是我的优势,面试官问我有没有项目管理方面的经验。这时候我太naive了,狗急跳墙生搬硬套了一个,结果被追问一些专业问题,当场露馅。

林恩(25,女,北京,教育学):

次面试,被腾讯从简历池里捞起来,简历还没更新,对方也没说定什么岗位,面试完全没有准备,也不知道自己去哪个部门。

。。。。(25,女,武汉,农林经济管理,已入职):

某个车企,全程吹嘘他们公司多么牛逼,全程不谈招人的具体需求和待遇。

balala(25,男,武汉,经济/金融,已入职):

面试一个证券公司,问我是什么星座的,说他们对特定几个星座的求职者更有好感。但我对星座不感兴趣,不认为是个合理的评判标准,简单沟通后就离开了。

张空空(25,女,贵阳,汉语言文学):

应聘语文老师试讲的时候,底下面试老师在睡觉。

To求职者

最讨厌被问到什么问题?

linlin:

“你的职业规划是什么”。本身我不是按计划行事的人,其次我工作是为了挣钱,

对你们公司的职业发展路径不了解。再说,你们给出的职业发展路径真的是真实的吗?HR自己恐怕都不信吧?

林恩:

讨厌总是问一些关于情感、家庭、生育的问题,这些问题我真的不太愿意回答。

。。。。:

最讨厌被问:能否接受加班。

张空空:

对工资的期望。招聘里面写了区间,但还要问期望。

ToHR:

被问到的无语/无礼问题?

鹏叔(男,6年经验,某互联网大厂HR):

很奇葩的是面试中回答问题说脏话。还有问答环节,一些候选人会问“你有没有女朋友?”“你这个岗位赚得多吗?”“方便说一下你的工资吗?”。

Lisa(女,10年经验,公关行业HR):

还好。其实也不叫无礼,比如会要求缩短或不算试用期,一般会遇到这样的问题。

ToHR:

什么人会更容易通过面试?

Lisa:

首先是从业经历,年龄也会比较重要。比如有些人经验很丰富,但年龄会相对大一点,有时也会是我们放弃他的一个因素。职场还是一个相对残酷的状态。

鹏叔:

,说话有条理;第二,逻辑非常清楚;第三,反应特别快;第四,学历背景特别好。我身边的同事最差也是,而且基本都是硕士起步。

ToHR:

什么样的人一定不招?

Lisa:

有一些求职者属于海投简历的状态,来了之后跟他细聊,也不知道这个公司是做什么的。像这种人基本上不会考虑,因为他就是来碰运气的,对公司并没有很大的认可。

鹏叔:

上下级观念特别强的,老板不管不干活;不诚实;搞内斗;没有奉献精神;再就是不善于总结和归纳,只是执行。这样的可能我们不是特别的喜欢。

To求职者

判定好工作最重要的三个条件?

linlin:

首先肯定是薪水。工作就是为了挣钱啊,自己都养不活哪有闲心关心价值、认同。薪水能够养活自己并且让我过得舒坦是首要条件。

二是地理区位,工作会决定今后几年的生活环境。

三是工作压力度。违法,我不接受。本身工作就是出卖自己的劳动来换取(可能并不等值的)回报,我干嘛还要委屈自己为别人呢?我希望工作能够保障我每天有自由支配的时间。

林恩:

一,这个工作是有价值的。做的东西让人更加舒服美好,我觉得就是对社会有价值的。

二,有人的创造性。不是流水线、按照规章做完就好了,而是有做出自己理想中的作品的可能性。

三,有好的团队或好的leader。做出的东西有反馈,团队也会给一些比较好的情绪支持。

。。。。:

工作对自身能力的提升;薪资和工作强度是否匹配;未来就业范围和层次是否会因为这个工作收益。因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不是现在赚钱,就是为了未来更好赚钱。

balala:

职业发展、薪资水平、企业文化(工作氛围)。兼顾现在和未来,既要满足现在能在社会独立和立足,又要能够积累经验,未来能有所发展。

ToHR:

今年的就业环境怎么样?

Lisa:

今年的招聘季来得有点早,从春节过后就已经开始了,现在反而会是淡季。我们这个行业对于应聘者是比较友好的。与同行之间交流,也发现一个候选人同时会去几家业内知名的公司面试。他们有很大的选择余地,当然这是指经验和条件比较好的。

鹏叔:

其实每年都很激烈的,中国毕业生还是很多的。现在校招平均每天一个岗位能收~左右的简历。社招,每天主动投递过来的简历大概是在~份。

ToHR:

年轻人面试时更看重什么?

Lisa:

首先薪资给不到位的话,基本上后续就谈不了了。他们也会关心公司的整体氛围、发展空间。但现在年轻人跳槽的频率可能更快了。曾经碰到过一个面试者,刚毕业一年,跟我说在上一家公司都工作一年了,太久了。当时听了有点诧异,在我看来一年就跳槽频率太快了,但对他来讲,这已经是太长时间了。

鹏叔:

更看重品牌,因为现在好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自己想做什么。大家都是想先上车后买票,我很少会遇到那种非常清晰的应届毕业生,都是自己的规划很少,10个里面有1个已经不错了。

To求职者

期望薪水?会和HR直接battle薪资吗?

better.:

跟面试官直接说,因为你们其实是一个交易关系。我的预期薪水主要按求职软件上公布的为主,按照发展空间和能不能给予转正机会的角度衡量。比如,之前的offer转正薪资是8k-10k,我要求开9k-10k,其实还是不要跟公司能开的差距太大。

linlin:

期望薪水是比同校同等学历平均水平高20%以上。我校硕士毕业生是0,所以我的预期是到手不低于1w。面试时没跟HR谈薪水,因为是国企,我在薪水方面没有议价能力。但当初投这家就是做好了功课,打听好薪酬水平才投的。

林恩:

作为一个小实习生,本身也不是为了赚钱,所以没有主动谈薪水。我会问一些关于组织文化的问题,有更多的沟通,而不只是停留在薪水上。

。。。。:

预期薪水(起薪)是5-。 份工作公司给开得差距大, 次找工作没经验,不敢开口battle,如果现在找工作会battle。

balala:

0,与公司开的差不多。不会和HR直接battle薪资,毕竟刚步入社会,只要差距不是很大,就不会计较,先积累经验为主。

张空空:

基本工资0+,差距不大。对薪资不满意会直接提问,包括如何加薪,以及加薪条件和期限。

ToHR:

刚毕业的求职者,薪水有可讨论的空间吗?

Lisa:

今年从整体的招聘情况来看,求职者的薪水预期都会高于往年,基本上和工作一两年的人薪资持平。跟一个毕业生聊了之后,他开出的薪资预期都会先让你吃惊一下的。不过,讨价还价的余地并没有那么大。

鹏叔:

我们这边的流程是面试都通过之后,根据面试情况定级定岗,每个级别有不同的薪资范围。基本上空间不是那么大,因为我都是要与业务和薪酬总经理来衡量。

To求职者

不能接受求职公司提出的什么要求?

better.:

只要是正规公司一般不会有太过分的要求。至于可能就因人而异了,个人觉得只要给的钱多,我是可以接受的。

linlin:

抗压能力。说白了就是想把你当工具用,疯狂加班。

。。。。:

义务加班。

balala:

强制加班。偶尔加班都可以,但不能强制每天加班。

ToHR:

求职者对加班敏感吗?

Lisa:

我们还好。其实我们这个行业加班挺多的,也有一些年轻人觉得加班太多受不了。我们这边也有工作一两年觉得这个行业加班太严重了,他会重新思考人生的状态,选择离职。

鹏叔:

现在应届毕业生还是看重的,希望工作和生活能平衡。但是很多人都想先进来,适应不了就走。

ToHR:

性格、外表等因素会影响打分吗?

Lisa:

要看岗位,并不是要多漂亮,但至少要注意自己的形象。对于经常外出对接客户的者岗位,两者能力差不多,我们肯定会选择性格或外表更优的人。但这个不是必须的条件,有的人性格虽然相对比较内向,但他会有其他闪光点。

鹏叔:

我们部门面试,都不太看外表。但是性格其实很重要,我们还是需要有抗压能力的人。那种太弱或者太感性的人,可能在工作中负面情绪会比较重,我觉得他需要先解决自己的心态,解决问题。

To求职者

是否觉得自己在求职过程中有被不公平地对待?

better.:

有。作为新传学生,在互联网产品方向求职,会认为你是文科背景难以胜任,更倾向于计算机、统计等理工科背景求职者。

linlin:

没有(可能是男性特权)。可能因为我是男性,不像女性会在求职时遇到奇怪的问题(我还是很清醒地认识到了自己求职过程中的privilege的)。

林恩:

我觉得整个求职周期实在太长了,对于求职者来说,可能也是一种不公平吧。跟公司的关系里,公司显然就处于一个比较优势的位置。

。。。。:

有。女生,文科生,会在招聘时受到隐形歧视,同工不同酬。

何13(27,女,广州,本科园林,硕士新闻与传播):

公司要求未婚女性签订两年内不许生育的保证书。

ToHR:

给刚毕业的求职者一些建议

Lisa:

我一直强调要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进入职场的 份工作其实是蛮重要的,对于人的影响会比较大。

从平台上来讲, 份工作我建议选择一个相对比较大、成体系的平台,可以先去见世面。经过一两年或是更长时间的历练后,再去选择方向,或是继续在大平台发展,或是到中小型企业去创造更多的价值。

鹏叔:

遵从自己内心的想法,多去尝试。大三时听一个学长介绍了这个行业,我想试试,一试就试了6年。这6年我都没考虑过转行,因为这个行业给我带来了非常大的成就感,帮助候选人找到好企业、找到合适的公司,又能帮助公司找到合适的人才。同时成就了两方,又成就了我自己。

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找到让自己有成就感的事情,这件事情非常重要。不是薪资,也不是平台,而是你内心的满足。千万不能为了做而随便找一份工作,应该是你热爱一件事情去做它。

采访过后发现,其实,在与用人方之间这份看似被动的关系里,年轻人也在变得越来越主动,敢于表明自己的需求。但由于用人方与求职者双方之间信息与地位的不对等,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面对“招聘暴力”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或许当双方都能表明自己明确的需求,并进行良好的沟通与对话时,矛盾就会少一点,招聘和求职的过程也会顺利一点。

文章配图出自《何者》《这个不可以报销!》《我,到点下班》《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等

策划:影子;采访:实习生藏獒、橘猫,包子;编辑:包子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jk.com/afhgx/3713.html



冀ICP备19035881号-2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