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动物,外表高冷,内心却异常活跃,时不时还会透露出一点顽皮,猫咪一族就是这样的所在。在陌生人面前,它们会时刻保持警惕性,用审视的眼神,远远望着你,就像是高高在上的皇帝在审视它的臣子一样,因此很多人都觉得猫是不容易接近的动物;其实猫的感情也异常丰富,尤其是年轻小猫,它们的身体里藏着一颗雀跃好奇的心,有时顽皮得让人无奈。
经常会有人去网络上询问,家里的猫咪过于调皮,如何才能够让它安静下来?一些人给出的答案是:抓住小猫脖子后面的肉,它就会像被点了穴道一样安静下来!那么为什么猫咪脖颈后的肉只要被抓住,它们通常就不动了呢?
关于这一问题的答案,大体可分为几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猫咪颈后的皮肉上连接着它们的运动神经,被控制住的时候,运动神经能力减弱,由此安静下来;一种说法认为,猫咪比较敏感,当人们抓住它们颈部后面的皮肉的时候,它们会因为恐惧而不敢动,自然就安静下来了;相较于前两种说法,爱猫咪的人更喜欢另一种说法,猫咪是因为觉得人类擎住它们后颈皮肉的动作,很像是猫妈妈叼住它们移动时的感觉,因为感受到了母亲一般的亲昵感而安静下来了!
那么到底哪种说法更正确呢?
乍看起来,三种说法都非常有道理。因此有人专门做了一个实验。在宠物店里找到五个种类的猫咪,它们分别是折耳、橘猫、英国短毛猫、布偶猫和挪威森林猫,前三种的年纪都在2岁左右,后两种是店主自己的猫咪,年纪较大。
实验进
行者分别在它们调皮的时候,抓住它们后颈的皮肉,将它们微微拎起,这其中前五种猫咪,都在短时间内停止了动作,并呈现“一脸懵”的表情,只是安静的时长有细微差别。看来猫咪颈后皮肉的确是猫咪的暂时“静止穴”。而且貌似对大多数猫咪都很适用。
为了进一步弄清猫咪“静止”的原因。实验者找来各种资料进行佐证。最终发现在日本真的有人就这种现象做过专门研究。其实不单单是猫咪一族,很多动物都在小时候有过被妈妈叼住颈后移动的经历,如狮子、小鼠等。而年幼的动物宝宝之所以会安静任叼,首先是因为它们对于母亲拥有信赖感,其次是它们也会担心掉下去。被母亲叼住的时候,动物宝宝们会本能地安静下来,仿佛被注入了镇静剂,这种生理反应,是在强大的遗传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
当猫咪被擎住颈后的时候,它们的大脑最先给予的信号是妈妈在叼着它们移动,而这种信号会给它们带来亲昵感,它们甚至会因此而心动舒缓,情绪平稳。但是如果它们一旦反应过来,这样的“叼”法有些变化的时候,它们就会先想要挣脱束缚。这也是为什么不同的猫咪,被抓住颈后后,安静的时间不同的原因。
对于很多爱猫的人并不愿意做出抓住猫咪颈后皮肉的动作,因为他们害怕反复使用这种方
法令猫咪静止,会猫咪产生受骗的感觉!不过如果你在“撸猫”的过程中,想要让爱喵感受到一点母爱,或许也可以偶尔为之哦!
为什么一掐猫咪的脖子猫咪就不动了,这其中有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