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从西安到成都坐火车只要3小时这事是真

北京治白癜风要花多少钱 http://m.39.net/pf/a_4629688.html

告诉你个好消息

西安至成都客运专线(陕西段)

↓↓↓

天华山隧道顺利贯通了

这意味着

不久的将来

可以一天往返西安——成都了

你是不是已经看到

成都的美食在像你招手

天华山隧道属于Ⅰ级高风险隧道,是西成高铁全线最长的隧道,同时也是目前亚洲最长的双线高铁隧道。该隧道的顺利贯通,标志着西成高铁桥隧工程进入 的攻坚阶段,为确保全线按期开通运营奠定了坚实基础。西成高铁开通后将使关中经济圈与成渝经济圈携手相牵,陕川两省将形成一日经济生活圈,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天亚洲最长双线高铁隧道贯通

秦岭天华山隧道位于陕西省安康市宁陕县境内,为秦岭南麓低中山区,地形起伏较大,平均海拔~m。7月8日一大早,记者从宁陕县出发,向天华山隧道贯通处开进,百公里的山路,因为路途颠簸走了3个多小时。沿途已经没有了车来车往的热闹景象,只有清脆的鸟鸣和潺潺的流水声。

在隧道口,中铁十七局西成客专项目部工程部长屈庆文告诉记者,天华山隧道年3月10日开工,年7月8日完工,施工时间长达天,参与施工的人员最多的时候达到余人,3年以来,施工人员平均每天工作时间都在12个小时以上,绝大多数人在施工期间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回家几天,剩余的时间基本都泡在工地上,甚至有的员工在天华山隧道施工期间都没有回过家。一名邱姓女员工告诉记者,天华山隧道开工的时候,孩子才6个月,因为孩子太小,她们只能把孩子带在身边,等隧道施工结束的时候,孩子已经快4岁了,而在工地上,像她这样把孩子带在身边的员工不在少数。

随后,记者乘车从天华山隧道2号斜井进入隧道内部,汽车在漆黑的隧道里行驶了30分钟,来到了天华山隧道贯通处。一下车,就闻到了一股浓重的机油味,施工人员告诉记者,隧道内的温度不论春夏秋冬,一般都保持在36℃以上,隧道施工需要大型机械设备,所以隧道内一般都是机械尾气、灰尘等混在一起的混合气味。施工人员说,由于隧道长,通风是个难题,工作人员采取接力压入式长距离送风和增加续风房的方式,解决了隧道内的通风问题。通风不但可以降低隧道里的温度,还可以排除大量的灰尘、异味,为了保持施工进度,隧道内温度过高的时候,他们还会使用雾炮车进行降温处理。

当日中午,宣布天华山隧道贯通的时候,参与施工的工人们站在贯通处大声欢呼:“我们成功了!”发自内心的呼喊,感染了在场的每一个人。

风险 的隧道

西成客专陕西公司西成指挥部指挥长王振波向记者介绍,西成高铁天华山隧道穿越秦岭,全长米,是目前亚洲最长的双线高铁隧道。较其他隧道而言,天华山隧道具有隧道长、海拔高、山石厚的特点,因为天华山隧道横切秦岭,它的平均埋深超过米, 埋深超过米。同时,隧道洞身穿越4条断层带和2条岩性接触带,地质条件特别复杂,在施工中多次发生岩爆、突(涌)水等不良地质灾害,施工安全风险高、难度大,属于Ⅰ级高风险隧道。

中铁十七局西成客专项目部朱新广告诉记者,因为埋深大,产生的岩爆特别严重,是施工难度大的首要问题,岩爆具有不确定性和突发性, 的石块有圆桌那么大,对人员和设备都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非常影响施工进度,在埋深最深的地方,他们7个月只推进了米,而正常情况下,他们一个月能推进米左右。

为了确保隧道挖掘安全和工程进度,工程建设单位西成铁路客运专线陕西有限责任公司坚持标准化管理要求,严把工程质量关;承建单位中铁十七局、中铁十二局强化资源配置,优化施工工艺,采取光面爆破、预裂爆破等“新奥法”控制爆破技术组织施工,减少爆破震动。利用“水压致裂法”进行现场地应力测试,建立数据模型对岩爆进行模拟预测分析,研究岩爆发生规律,采取超前地质预报、围岩监控量测、钻探超前应力释放孔等措施预防岩爆。在隧道防排水中采取“防、排、截、堵结合,因地制宜,综合治理”的方式,为确保隧道顺利贯通创造了良好条件。

2大技术难题3项专利

记者了解到,西成高铁秦岭隧道群从清凉山隧道入口,至赵家岭隧道出口,其中超过10公里的特长隧道就有7座,形成了长达公里的长大密集隧道群,这在我国高铁建设史中尚属首例。西成高铁从西安北站引出后,一路上坡,采用25‰的大坡度设计,为国内山区高速铁路首创。其中长达70公里的20‰连续长大坡道,是目前国内最长的高铁连续长大坡道,大大缩短了线路穿越秦岭地区的长度,也是我国山区高标准现代化铁路建设首创。

  秦岭隧道群各洞口大多为“V”型沟谷,坡面陡峻,易有落石情况发生,严重危及行车安全。同时两隧道洞口间明线长度较小,存在“空气动力学效应”和“危岩落石安全防护”两大技术难题。为此,建设部门采取“桩柱式钢筋混凝土防落石明洞”和“桥隧一体化柔性钢网防落石棚洞”两种新型明洞结构技术,有效防止高空落石对高铁运行安全的影响。该项技术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2项、发明专利1项,在全国高铁线路中也是首次使用。

  同时,围绕长大隧道群救援疏散难问题,在西成高铁秦岭隧道群中设置了7处救援站,其中有2个救援站分别位于天华山隧道的进出口位置。救援站包含列车临时停靠点、疏散梯道及救援通道等。

弃渣复垦复植废水过滤

天华山隧道在陕西境内,穿越了 天华山自然保护区及朱鹮 自然保护区。中铁十七局西成客专*工委副书记张鑫介绍,从设计阶段,他们就从环保方面考虑了对保护区的影响,选线选位的时候征求了各级环保部门的意见,确保选线位于保护区的实验区之外,通过了国家环保部的批复。

施工环保是张鑫的一项重要工作,每天他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对施工沿线进行巡查:路上的弃渣清理的干不干净,有没有对河道造成污染等。为了环保,他们把弃渣场全部选择建在自然保护区的实验区外, 弃渣运送距离达到了19公里。记者在2号弃渣点看到,这里已经看不出明显的弃渣痕迹,上面种植着玉米等农作物,旁边的村民告诉记者,这个2号弃渣点以前是一块荒地,有很多石头,根本种不成地,经过施工方的处理,这里从年起就可以种植农作物了。张鑫说:“我们对一部分弃渣进行再加工,制作成机制砂,用于我们的施工建设,剩下的采取先挡后弃的原则,进行复垦复植。”

记者了解到,天华山隧道全部挖出来的弃渣近万吨,基本都会采取这样的方式进行处理。2号弃渣点的70余万吨弃渣经过处理后,已经形成了亩耕地,种植了玉米、苜蓿等农作物。

除了弃渣,废水也是一项重要的环保内容,隧道内每天要排出2.5万m3水,他们建了一个5级沉淀过滤水系统,将沉淀完的净水排入河道,极大的保护了当地的水源环境。

陕川一日经济生活圈

西成高铁西安至江油段位于陕西省南部和四川省中北部,行经秦巴山区,连接关中平原、汉中盆地和成都平原。线路北起西安,向南经安康、汉中进入四川省境内,经广元至江油与绵成乐高铁相接抵达成都。西成高铁是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中新建太原—运城—西安—汉中—绵阳铁路的一部分,与大西高铁共同形成华北至西南地区的新通道,建成后西安至成都的旅客列车运行时间将缩短至3小时。线路全长公里,其中陕西境内(西安北站至省界段).6公里,工程以桥隧为主,桥梁公里/48座,隧道公里/34座,桥隧比高达92.1%。项目设计时速km/h,为双线客运专线。建设工期5年,年底开工建设,计划年底开通运营。王振波向记者介绍,计划在今年8月底前完成站前工程,届时穿越秦岭的长大隧道群将实现全线贯通,计划在8月底开始铺轨,有信心在年年底实现西成高铁的开通目标。

西成高铁途经中国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线,是我国首条穿越秦岭山脉的高速铁路,地质地貌十分复杂,为全线设计、建设的难点和重点区域。线路自北向南,连接了西安与成都这两个重要的文化历史名城,汉唐文化和巴蜀文化因高铁穿越时间隧道,使蜀道不再“难于上青天”。同时,西成高铁穿越西北、西南经济长廊,使关中经济圈与成渝经济圈携手相牵,陕川两省将形成一日经济生活圈,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裴明

▲长按上面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jk.com/afhhy/2194.html



冀ICP备19035881号-2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