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有四只猫,我很快乐为什么越来越多

大家好,这里是明天心理。作为一个资深猫奴,我养猫的时间几乎可以贯穿我的整个生命历程。所以,很早我便接下“铲屎官”这一重要角色。现在,我家里养着四只猫,三只橘猫,一只狸花猫,均重10斤以上。不仅如此,我身边许多朋友家里也养有猫。根据狗民网发布的《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数据显示,年全国城镇宠物犬猫数量达到万只,比年增长万只。宠物猫只数为万只,比年增长8.6%,宠物猫只数增幅超过宠物犬。该数据仍旧存在一定的偏差,加上未录入系统的宠物来看的话,其实实际数量要比报告中多。而其中宠物饲养主要人群集中在25-35岁之间,占比61%其中30以下年轻人占比50%,其中主要以猫狗宠物为主,养狗比例:54.4%,养猫比例:43.1%。仿佛猫已成为当代年轻人家庭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成员。养猫人数还在逐年增加中,且领养和拾捡比例在不断的增大。当代年轻人养宠的实际情况受到经济状况和整体素质的影响。那么,为什么有如此多的年轻人选择养猫,养猫又能给人带来什么?一、身边有个情绪稳定的生命太重要了许多年轻人养猫的本质仍旧与当下时代发展有关,养猫实则是处于高焦虑时代下的现代年轻人丰富情感的安全投放。除此之外,在高压环境中生活的年轻人,在面对高速变革时代化影响下,迫切的需要一个移情对象,而这个对象则需要有着稳定的情绪状态和丰富的情感互动能力。这样,可以满足人们对缺失情感的需求!且大量研究数据也表明,北上广等超一线城市地区,年轻人养宠物的比列最大。相比养狗,养猫所付出的资金成本、时间成本和情感成本相对较少,所以如此条件之下,加上早期文化背景的映射,养猫则呈现出绝对化的优势,成为当代小年轻的首选宠物之一。对于养猫的人而言,猫带来了哪些可视化的好处?网上流传这样一个段子:“我的猫很专一,不管你是贫穷还是富有,它都看不起我。”为什么如此“高傲”的猫会成为诸多年轻人追捧的对象呢?实际上这里的“高傲”中所折射出的更多的是一种态度:“情绪稳定”而身边有一个情绪稳定的存在对一个人来说,太重要了。这意味着在它面前,你可以不用伪装,也不用刻意去表现,甚至你可以不用压抑着内心的愤怒、焦虑和不安,毕竟反正它不会怎么理你,当然你也不用担心它会抛弃你。换句话说,你可以在面前完全的做你自己,这是一种何等的轻松?而正是这种轻松,却是我们在生活中、工作中、学习中难以获得的。而一个情绪稳定的存在不仅可以让我们卸下伪装,更加轻松,还能有效的帮助人们舒缓情绪,帮助人们调节自己的情绪。前段时间,我在知乎上看到这样一个问题:“心理咨询师能不能在咨询中哭?”许多回答中,有一条回答我的印象很深,大致意思是:“在一次心理咨询中,我的咨询师在听我讲述完后我没哭,咨询师居然哭了,我觉得无比的尴尬。”其中还有几个有过类似经历的求助者回答的也差不多一个意思,就是难以接受自己的咨询师比自己要“玻璃心”。其实这也呈现出求助者的一个需求:“他们更加需要一个情绪稳定的陪伴者”当然,心理咨询中咨询师是可以哭的,这也是一种情感表达,但是心理咨询师必须要做的是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和合理的情绪表达,而不是感性。而养猫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实现这个需求的,猫的情绪稳定,且成年后不好动,似乎永远都是那种安静祥和的状态,而这种状态在很大程度上是会影响到主人的情绪管理。有相关研究显示:养宠物有缓解压力的作用。养宠物的人,相比没有养宠物的人来说,他们更容易保持心身愉悦,更能够较好的舒缓自己的情绪,提升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的能力。就比如,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腿上睡着一只猫,身边左右躺着三只,我一伸手就可以摸到他们圆滚滚的肚子和肥硕的大脑袋,这种感觉非常的愉悦,也非常的减压。二、时代影响下的角色替代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周围的人结婚年龄似乎越来越大?根据中国民政部,华经产业研究院的调查数据显示:-年,25-34岁初婚人群占比超过50%。而发达城市生活的年轻人结婚年龄相比其他城镇和乡村要更晚。成家和立业在现代社会一直是一个争论不休的话题,但是实际情况是,在普及教育后,人们的受教育水平和自身知识贮备明显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对自我角色的思索和探究。同时,早期教育的影响和成长环境影响在很大程度上导致了现代年轻人的情感缺失,而在当今时代的对比之下更加的明显。所以,便有了对情感满足的需求。而养宠物则能够很大程度上满足人们的情感需求。试想:如果小情侣没有结婚,但是喜欢孩子怎么办?如果没有伴侣,但是不想孤独怎么办?如果自我存在感低,渴望被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jk.com/afhhy/8504.html



冀ICP备19035881号-2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