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4日,楼楼去世的消息登上热搜,当天50万粉丝不约而同地在微博上为它刷屏默哀,一只猫贡献了50万粉丝的流量。
年7月2日,故宫博物院养的“白点儿”去世,又引万人叹息。
时间往前翻一翻,出演作家韩寒的导演处女作《后会无期》的阿拉斯加犬“马达加斯加”,拥有万粉丝及全球后援会。
再往前看,年出道的猫叔红遍亚洲,甚至被作为网络热词收录进语文出版社出版的《IN词记录中国》。
还有粉丝量过万的回忆专用小马甲-妞妞;一定在你的表情包里出现过的Kabosu;萌死人不偿命的俊介……
加起来上亿流量的萌宠,混杂着云吸猫撸狗,和现实中真正在养着宠物的人群。养宠物、欣赏宠物,是古而有之的事情,为什么发展到今天突然间就成了时尚必备、潮流标签呢?
年轻人无处安放的孤独,猫狗接着
这年头,不知道吸猫撸狗,好像已经没办法和潮流人士站在一起了,手里抱着一只猫出街比拿个名牌包吸睛,网上一条萌宠视频比其他视频更受欢迎。这股新晋风潮是怎么煽起来的?
细品品,养宠物的分两类人。一种是普通的家庭,养上个把宠物实属正常;而另一种,则是空穴青年。掀起这个风潮的正是他们。
想想空穴青年们的生活状态,上班、回家、刷手机吃鸡,然后呢?没了。工作漂在他乡,朋友仅限网聊,空穴青年的孤独是伴随80、90后步入社会后呈现的独特现象。城市扩张、结婚意愿降低、社交成本太高,消解孤独的心理需求,只好由猫狗承担。
恰恰空穴青年们有强大的消费能力。虽然也有相当一部分空巢老人在养宠物,但从消费比例上看,宠物市场中70%-80%的消费都是80、90后们贡献的。
《年中国宠物行业发展报告》显示,30岁以下的铲屎官占比接近55%,是养宠的主力*。根据腾讯研究院粗略估算,截止至年初,我国吸猫人群规模接近万,消费者规模接近万。而吸猫用户的消费者转化率为高达65%。超过亿的宠物消费市场之下,是中国青年日益变化的消费观。
每一只宠物都是噬元兽,多少钱都能吃得下
这是一只橘猫
这也是一只噬元兽
请看到此处的铲屎官们看一眼你家主子,有没有一丝丝心惊?科幻电影里的橘猫噬元兽能吞下一切,现实中的宠物其实差不多,只要想吞,你手里有多少钱都能吞得下。
随着社会发展和人均收入的增加,消费行为从过去单纯的物质需求转向精神需求。尤其在宠物消费里,求得精神愉悦格外重要。放眼线上线下市场,给宠物用的商品琳琅满目,什么价位都有。
国民老公王思聪家养的王可可坐私人飞机,中产家的喵主子也能用上全自动厕所,手头富裕实在是少的话也能买点专用粮吃吃。
消费需求的转变给了商家不少机会,各种宠物用品层出不穷,度全方位无死角的给铲屎官消费的理由。为了让主子心甘情愿地对自己卖萌以宽慰孤独,花点钱算什么?
更何况,庞大的宠物市场之外,是更加庞大的延伸产业。自己家没宠物?没关系。来,刷刷手机给屏幕那边向你卖萌的狗子打个赏,也一样有治愈疗效。没时间没精力照顾一只小动物,还想摸摸毛?不要紧,有商家替你考虑了。
萌宠经济不只是动物本身
有谁还记得上个月让多地疯抢甚至大打出手的猫爪杯?
(图片:抢猫爪杯现场)
一个定价元的猫爪杯,网上被炒到至元不等,一度让星巴克在一众对手的夹击中突出重围。这样一只玻璃杯,除了萌只有萌,要是放在几年前怕是不会被抢成这个样子。
坊间多少有宠物的生意故事流传。
生意不佳的咖啡馆、理发店,养上两只猫,客流量大了。
旅游景点来的人不多,养上两只猫,成了网红打卡点。
而在更早之前,星巴克还开出“宠物友好社区店”,特设宠物休息区、宠物专属饮品,牢牢抓住了爱宠人的心。
同样的例子还有来自美国纽约的香氛品牌Demeter气味图书馆,推出了一款“奶猫脖颈后”味道的香水,让自己闻起来就像一只喵,堪称是达到了吸猫的 境界。
......
何况是“云养”。
(图片:一日吸猫,终生戒猫)
为了抓准“云养饲主”们的心呢,费心的绝不只有宠物们,“心机运营”必不可少。
“云养”生意的关键在于吸引更多粉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