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类型片的拓荒者专访宠爱总制片人a

首日场次场,上映七日票房破4亿,从上映之日起一直保持单日票房冠军,并成为元旦档综合票房冠军。

《宠爱》或许会创造国内影人在多线叙事、萌宠类题材上的最好纪录。

“当时它打动我的点就是,市场上没有。我喜欢做没有的。”

导演徐峥的最佳搭档,真乐道CEO、总制片人刘瑞芳,一直热衷于寻找题材类型的突破。

这种尝试未曾停止过:徐峥作为监制、刘瑞芳作为出品或制片人参与了《我不是药神》、《幕后玩家》、《超时空同居》等一系列品质作品。而徐峥的囧系列电影也成为商业电影金字招牌,年刘瑞芳甚至为囧系列制片了综艺节目《食在囧途》,最新的作品《囧妈》也定档今年这个史上最激烈的春节档。

在刘瑞芳的原则中,真乐道就是一家内容至上的制作公司。

新题材、新类型片的拓荒者

制片人麻绳把《宠爱》策划递到真乐道制作部时,刘瑞芳正在研究一门关于关系的功课,关于亲情、友情、爱情。《宠爱》的外壳是萌宠,表达的内核其实就是背后人与人的关系。

“我没有时间养小动物,但我很喜欢小动物,每次看见总想过去逗逗。有时候我都觉得不是人在遛动物,是动物在遛他们。”刘瑞芳笑言。

动物与人之间的常态陪伴、浓烈情感,造就了一个庞大的受众基础,于是这个项目很快决策立项了。制片团队和真乐道的创作部一起苦战了两年,对标的是经典电影《真爱至上》,徐峥也基本上亲自陪着创作团队开了每一轮的剧本会。

导演杨子进入真乐道的视野中,是因为《喊·山》,他非常擅长捕捉和表达细腻情感。编剧则是参与过《西游记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画皮2》等作品编剧的冉甲男。

《宠爱》中的每一对人物关系都有对应的核心表达,取舍犹如割爱。一直到剧本后期,杨子导演还有着自己希望讲述的8组人物关系,最终整个创作团队反复推敲,从中拧出了最动人的6组。

“剧本最后几稿是我和徐峥老师一起过的,花费了10个月。”这10个月的时间里杨子为《宠爱》加上了“外卖小哥”郭麒麟与流浪狗巴顿的故事,并进行了一些角色调整。

“徐峥老师自己是一名导演,也是演员,同时他对电影市场有着很高的敏感度,非常知道观众在想什么。10个月的创作过程里,他一直在我身边,他对剧本的每一稿,每一场戏,每一个人物,甚至每一句台词都会有特别精准的调整。”杨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超过11位主要角色都确立了各自的人物个性与情感发展走向,更重要的是,剧本确立了动物演员们的特性。

把动物真正拍出来,是影片成立的前提

制作人都知道,一,拍孩子难,二,拍动物难。

“我们要做这个项目的前提是,如果能够找到真正专业好的训练团队,能够很好地把动物呈现出来,这个项目就成了,我们就做,如果这个是不成立的,我们就得划个问号了。”这是《宠爱》项目,刘瑞芳考虑的首要问题。

动物团队,是好莱坞最资深的动物训练团队AnimalsForHollywood,旗下训练师参与作品《忠犬八公》、《一条狗的使命》、《狼图腾》等,《宠爱》的动物演员更是宠星中的翘楚。片中饰演小札的金毛犬曾参与加拿大电影《萌犬好声音》和美剧《主妇》全季拍摄;豪七的扮演者罗威纳犬则参与过美国影片《汪星卧底》拍摄;巴顿扮演者梗犬参与过电影《狗狗之日》以及美剧《清道夫》拍摄;而小橘猫,则是来自《惊奇队长》的噬元兽。

为了保证电影拍摄的顺利,《宠爱》在正式开拍之前严格推算了时间,动物们在拍摄周期里多大、多高,达到什么样的状态,训练到什么程度都进行了规划。甚至会根据动物到达最好拍摄状态的时间规划,去匹配同档期的演员。

年春节前,好莱坞动物统筹人员已经到达国内,在青岛进行动物训练,动物团队人员多达14人。动物及训练的预算,是《宠爱》制片开销最多的部分,演员还没定的情况下,先定了动物团队,定了训练师,然后开始了提前训练,比如猪猪有两三只,小叮当有一个成长期,当它们刚好成长到拍摄所需要的样子,开拍的时间就定在这个时期了。制作组甚至为动物的状态延迟了一次开机的时间,刘瑞芳在《宠爱》中最重要的坚持之一,就是必须要把动物的好状态拍出来,不然这部影片整体也都不成立。

关于主创演员的选择,《宠爱》的项目负责人、演员招募团队、数据团队每一天都要一起提方案,不光围绕哪两个演员搭配合适,还要考虑与动物的搭配和谐度。

让团队很惊喜的是,当他们为动物的成长状态而延迟了一次开机后,却刚好碰上于和伟、陈伟霆和钟楚曦等几位主要演员有了合适的档期,而他们又恰好与各自的动物伙伴实现了很好的默契度。似乎坚持,反而获得了一些很好的安排。

每一位演员都是有备而来的。

在电影最终首映前,吴磊和刘瑞芳有一次聊起这次合作的感受。在接演他的这个角色时,吴磊是犹豫过的,担心自己演不好这样一个特殊的,视力由正常逐渐到丧失的过程。于是接演前,他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关于先天性眼盲是什么病因和症状,后天性眼疾致病情况又有哪些种,眼睛是睁开还是半闭,中间会有哪些变化过程。他试图通过这些细节来更好地进入角色。

复盘《宠爱》项目时,刘瑞芳有一个体会,捕捉导演擅长的东西,然后作为制片人推动这些优势进一步放大。比如《宠爱》的初剪版本出来后,她发现导演杨子将每个章节的情感都处理得很好,但全片的节奏却还有更好的处理空间,于是她帮助导演重新找剪辑师处理节奏,在这基础之上,导演杨子又根据自己的情感把控剪辑了第三个版本,终于实现了最好的呈现效果,也就是目前上映的版本。

永远再多向前完善一步,或许就是刘瑞芳和真乐道“拓荒”路上最加分的坚持。

THE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jk.com/afhpz/6990.html



冀ICP备19035881号-2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