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在上外的东体育会路号的一间宿舍楼里,我点开这放在我桌面上一个叫做《回忆》的文档,我都不记得我是什么时候写的了,文档如实记录着日期,7月5日的晚上八点。那应该是刚刚离开武汉几天,对过去还充满着眷恋,还想着枫三楼下的猫,桂园夜里的星空,梅园小操场上的电影,一切都是习惯的,都是熟悉的。现在坐在这里,对未知的好奇和担忧与四年前刚刚进入大学时如出一辙,只是年纪大些,体重些,身边也没有相识六年的同学陪伴了。之前有个玛丽苏剧,关晓彤演的,看视频就有这个剧的广告,里面就一句词“花有重开日,人无再少年”,每每我想起这句话,脑子里都是她这个声音。往事俱相似,可人无再少年啊。每每到新环境都对自己会有好些期望,从十八岁到现在,没有什么差别。四年前开学的时候,给自己写了一封信,我已经记不得内容了,如果有什么具体的期望, 超不出好好学英语,减肥瘦身和认真写文章这三件事去。明明都是具体的目标,四年过去,到现在还是这三件事。只能安慰自己做的不好,就再努力去做,失败一次,就再试一次。反正又是一个新的开始。一切都是崭新的,都是陌生的。在食堂早餐吃烧麦,甜的,好吃;午餐吃红烧大肉,甜的,好吃;晚上买了红红的脆桃,甜的,好吃。校医院去过一次,挂号的机器坏了不能看病。公共浴室在七点半人少,八点半超级挤。宿舍有点挤但是床宽了有十厘米。门口的水果店比旁边小区里贵好多。新同学都还没认全,开学典礼上老师讲的,私下里有聊天的,觉得这里真的很有魅力,大家也都有爱。来的这几天有晴有雨,雨天浑身都湿漉漉的不喜欢,晴天就阳光明媚可有风不热。 的事是在地铁半个小时的距离里就能见到陈洋。慢慢熟悉,然后继续努力。未来是什么样的,谁知道呢。反正等老的时候,这些回忆都要风干,拿来下酒的。---------------------------上面的文字是我年刚刚来上外的时候写的。好久没吃食堂的烧麦,也很久没有吃红烧大肉。校医院已经可以用校园卡了。公关浴室的时间延长到了10点,所以拥挤的时间变成了九点半。宿舍还是一样的挤,一个学姐搬出去,一个学妹搬进来。门口的水果店从一个变成了两个,但是都是一家的。同学熟悉起来,都分散到世界各地。 的事是一直都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没有想到时间过得这么快,一年半时光这么快的就过去了,就上面寥寥几句里展现的生活风貌,就已经发生了许多变化。研究生生活还没有正式结束,但是离别早已悄无声息的到来了。--------------------------写在室友临行前明天晚上这个时候,我的室友就已经出发去机场,要乘上飞机远赴南美了。太快了太快了,前年九月 次见面,感觉就是前几天的事情,但是时间已经过了这么久。认识这一年半以来,我都不知道要怎么说,想想明天就要分别了,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虽然以后肯定还能见面,但是肯定不能像之前一样朝夕相伴了。真的舍不得,又很为她高兴。我们去年三月的时候,都参加了孔院的志愿者报名, 都阴差阳错的没有去成。去年十一月再一次可以报名的时候,我没有报,她报了,于是这次就真的要成行了。我有时候想,这些阴差阳错,是不是就是想让我亲近的朋友们能再陪伴彼此多一点时间。研一的时候我们课很多,除了外语我们不在一个班上,其他课我们俩几乎都是一起的,一起学国画,一起去蹭太极拳课,一起上专业课时坐在 排,俩人一人一个本子在那哐哐哐狂记,在同一个小组试讲,一个小组做pre,上完课就一起去鲁迅公园遛弯,看天色暗下来,湖面上的灯亮起来,回到学校看操场外穿空而过的轻轨,周末偶尔一起去电影院看电影,回来路上对电影剧情感慨不已……要说有什么特别印象深刻的事情,特别独特的情感,也很难讲,就很难描述,这种感情,就是我知道她在,就觉得安心。甚至去年知道我们俩都不出国的时候,我心里甚至是松了一口气的。唉,这分别虽然是迟来了一些,还是要来了。而且要从这儿开始,噼里啪啦劈头盖脸的盖住我了。我的研究生生活,陪我度过美好的研究生生活的同学们,和你们一起度过的紧张的,努力的,欢乐的时光,那些保留在我脑海里那些微小的,零碎的,温暖的片段,像一碗煲好了的汤,在我心里一咕噜一咕噜的翻滚着。每次的分别都是为了更好的相聚。而我亲爱的,亲爱的你。李白写下“此去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千百年后的我们,还能看到那挥手匆匆,萧萧马鸣的景象。此刻春日,芳草,离歌,留给鲜衣怒马的青春里酣畅淋漓的回忆,带着未来相逢那刻的欢喜,离别的号角吹响,相逢的岁月未定,充满了不舍和期待的,我的心境。
“十里烟云的路口,什么话都不宜多说。
告别后才想起那一条静江,以及我们曾经的渔唱。”
我亲爱的朋友,祝福你踏上充满美好体验的新征程!再会!
丁小楹赞赏或者“在看”说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