撸猫吗紫禁城的御喵那种澎湃在线

<

原创葛雨薇新生活方式研究院收录于话题#故宫1#御猫1#宫猫记1

陪伴紫禁城跨越年的,除了记录岁月变化的照片,还有一群在故宫生活、“守护”故宫各大景点的猫咪。

年12月26日,宠物摄影师克查放出了一段两分多钟的47只“御猫”的盘点视频:在深红宫门前眺望远方的“白点儿”;趴在红色窗台上打瞌睡的“牛牛”;眼神睥睨天下的“小崽儿”……

克查拍摄的47只“御猫”集锦/新浪微博

宠物摄影师-克查

故宫里的猫儿们,“拥有”京城中央最大的宅院。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它们随意穿梭在偌大的宫里,于飞檐斗拱之上悠闲漫步,竖着尾巴威风凛凛;或者懒洋洋晒个太阳,翻个身都是闲适的味道。

紫禁城的“新主人”

年年底,克查跟着北京的关爱流浪动物志愿者团队进入故宫,给宫里的猫送过冬的猫粮。这次救助,他们跑了北京的几大地点,先去了香山、植物园、北海公园等地,再去故宫。一到宫里,克查被震撼到了,几只猫咪“在院中间那么一坐,谁来谁摸,一点儿也不怕”。

克查开始拍摄故宫猫。那年冬天,他在故宫转悠了5个小时,才用镜头捕捉到了一只亲人的猫。“当时珍宝馆附近有很多游客,这只大狸花猫很神奇,一直趴在窗台上睡觉,有游客在不远处大呼小叫,它也不理睬,悠哉游哉的。”

后来克查才知道,自己拍到的是大名鼎鼎的“小崽儿”,它常出现在颐和轩,脸大、短毛,最大的爱好是晒着太阳打瞌睡。它可能是故宫最好撸、最容易见到的御猫,网友叫它“颐和轩带爪侍卫”。

橘猫“白点儿”,在年俄罗斯世界杯时连续6场成功预测比赛结果,甚至猜中许多冷门,红遍微博,还拥有自己的微博账号,被网友称作“御喵神算子”“御前侍卫”。白点儿黏人又馋嘴,喜欢在右翼门底下溜达,见人就过去,蹭着裤腿让人摸。

在第十三轮预测中,白点儿直奔阿根廷/新浪微博

故宫博物院

景仁宫的长毛净梵白猫长得霸气:大胡子威风凛凛,高傲地睥睨天下。因为造型霸气,它得名“鳌拜”,粉丝们尊它为故宫“颜王”。

鳌拜和另一只叫“馒头”的猫关系好,两只猫一起趴在景仁宫的垃圾桶上,人来人往,有人过来就喵喵叫,讨口吃的。景仁宫的员工会定点给它们喂饭,去年的冬天格外冷,鳌拜跑到故宫书店里取暖,有员工把自己的红色羽绒服铺在门口,它便往上面一躺,舒舒服服地晒太阳。

克查把照片发到微博上,小崽儿、白点儿和鳌拜因此成了故宫的熟脸,“它们不怕人,在开放区人来人往,它们就在路中间待着,见谁过去都敢蹭”。

故宫的网红猫有不少粉丝,猫奴们甚至进了宫里就直奔景仁宫、宁寿宫、颐和轩,不为观景,只为撸猫。有网友专门制作“寻喵路线”——中轴线是游客最多的地方,猫咪很少出没,须到人少的地方仔细寻找。

隆宗门附近的地道里,有名唤“萨其马”“塔子糕”的两个小家伙,胆子特别小,即便有人送来可口食物,它们也只敢用爪子从洞里伸出来够着吃;非开放区的猫“长腿儿”,年因出现在故宫雪景大片里而走红;御花园有只长毛猫尤其漂亮,全身上下毛发干净光滑,员工经常给它梳毛,身上的毛没一处打结。

偷偷探着头吃饭的萨其马/新浪微博

宠物摄影师-克查

即便在猫里,关系也分亲疏。经常有人给鳌拜和馒头组CP;小崽儿和“圆球”关系好,后来圆球因病去世,小崽儿和“毛毛”成了死对头,一见面就打架,逼得毛毛只能在房顶上睡觉。

在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里,文物修复师们的日常就是“闲来打个杏儿,逗逗御猫的后代”。

员工们给猫分别取了名字,在各个院子间流传开来:馒头、牛牛、长腿儿、萨其马、景小崽、塔子糕、二花,等等。叫大黄的猫就有好几只,都是橘猫。

鳌拜原来叫“胖子”和“三随子”。过去,御花园一带有只“二随子”,脑袋上一块大黑纹,身上雪白,摇着黑尾巴。员工们觉得它们长得像,把鳌拜当成二随子的孩子了,便叫它三随子。

景仁宫有只喜欢游走在琉璃瓦上的猫,长得很像颐和轩的小崽儿,胆子却很小,因此得名“景小崽”。克查做了故宫猫咪的名录图册,发到微博上,有网友吐槽说,“景小崽”这名字起得也太随意了。他们觉得,宫里的猫,名字得有宫廷范儿。

故宫里最年轻的猫,是珍宝馆的“吉祥”“如意”“警长”三兄弟,年年中出生,克查将吉祥、如意的照片发到微博上,网友说,这个名字好,有宫里的味儿了。

珍宝馆“御喵”三兄弟,吉祥(左上)、如意(右)、警长(左下)/新浪微博

宠物摄影师-克查

除了吉祥、如意,宫里还有一窝小猫叫小福、小禄、小寿和小禧。故宫博物院前任院长单霁翔亲自给一只猫取名“平安”——希望故宫平平安安。

一群“有编制的猫”

爱猫之心,古已有之。宫里养猫是常事,明代最狂热。嘉靖皇帝的两只爱猫叫“雪眉”和“狮猫”,漂亮优雅、性格高傲。它们死后待遇丰厚,金棺下葬于万岁山,并赐名“虬龙冢”。

明熹宗也沉迷撸猫,他专门在宫中设立了“猫儿房”,以便管理大量的“宫猫”。《酌中志·内府衙门职掌》中记载:“猫儿房,近侍三四人,专饲御前有名分之猫,凡圣心所钟爱者,亦加升管事职衔。”

据说,宫里的母猫被称为“某丫头”,公猫称为“某小厮”,得到皇帝和后妃们特别宠爱的,生前赐名,死后有封号。被封了职衔的猫被叫作“某管事”,主人的地位不同(比如皇后或者新入宫的妃子),享受的待遇也不同。

宫中养猫的习俗一直延续至清朝。《清代文书档案图鉴》里的《猫册》《犬册》记载了紫禁城里的猫狗花名册,都是宫里有身份、有地位、有编制的宠物,它们的出生、死亡日期一一记录在册:金橘、俊姐、玉狮子、喔初呵、耦合……

单霁翔在不同场合中都特别介绍了这些“编外员工”——故宫猫,还在微博、


转载请注明:http://www.chaohujk.com/afhzz/8464.html



冀ICP备19035881号-2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