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名叫利红,出生在农村。我们一家三口,在那个吃穿都困难的年代,过着非常艰辛的生活。
回忆起小时候,家里一年四季都没有买过菜,只种了一些白菜和萝卜。在我记忆中,母亲从未去过菜市场,因为sch家根本没有能力购买蔬菜。
每天我们的饭食都是玉米面窝窝头,搭配着简单的萝卜和白菜。到了春天,白菜和萝卜吃完后,地里开始生长荠菜,每天放学后,我都会和姐姐一起去田地里挖荠菜。
荠菜对于城市孩子们来说或许是新奇的食材,但对于我这个农村孩子而言,每天吃荠菜搭配玉米面窝窝头,一顿饭还勉强,但一天三顿都吃这样的食物,我的胃感觉有些难受了。每到用餐时,我总是忍不住唉声叹气: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每天都吃上白馒头呢!
在我家东边,住着张大伯一家。
张大伯身材又高又瘦,在我印象中,张大娘的身体一直不太好,每天在饭前,她总是依靠在门框上,左顾右盼,等待着张大伯回家吃饭。
张大伯是一名泥水匠,一直在村里的包工头手下盖房子。如果在附近盖房,中午他就回家吃饭;如果在远处施工,由于家境困难,张大娘会为他准备一些吃的,让他携带到工地上吃,因为他自己舍不得买饭。
每当我上下学时,正好是张大伯上下班的时候。他总是骑着一辆破旧的自行车,“咯咯吱吱”地前行。身上挂着一个水壶,里面装满了水,自行车把上挂着一个布包,里面装着张大娘为他做的窝窝头和咸菜。
因此,张大伯给我的印象一直是沉默寡言,见到我们总是微笑着然后离开。
后来,张大伯的大女儿嫁到了外地,只留下张大伯夫妻和小女儿在家。小女儿比我小一岁,相貌也很漂亮。尽管张大伯一家的生活逐渐好转,但不幸的是,张大娘因病去世了。
于是,家中只剩下张大伯和小女儿相依为命。由于张大伯一个人外出工作,小女儿在家时经常吃不到饭。
每到用餐时,只要我母亲看到张大伯的小女儿站在我们家门口,就会让我给她送一些吃的。
那些年,我家也很贫困,每次给张大伯的小女儿送去的也没有什么美味,只是两个窝窝头,或者一个热气腾腾的烤红薯。
那年腊月二十九,母亲拿出家里的半袋白面粉,那袋面粉是刚刚入冬时磨的。通常,母亲都舍不得使用这袋白面粉做饭,只有在家里有人偶尔不舒服时,她才会用白面粉做一碗疙瘩汤,再加上一个鸡蛋,实在是美味的佳肴!
我记得那年我八岁,每天吃着窝窝头都已经腻了,一直想品尝母亲做的疙瘩汤。于是,我假装躺在床上不舒服,请求母亲给我做一碗鸡蛋汤。
当母亲端着一碗鸡蛋汤到我面前时,我一下子从床上爬了起来,一口气喝光了那碗鸡蛋汤,并用勺子把碗刮得干干净净。
喝完鸡蛋汤后,我急忙穿上棉鞋,准备出去找小伙伴们玩。然而,当我抬头看到母亲惊讶的表情时,我的脸顿时红了。我知道自己做错了,从此以后再也没有在母亲面前说过谎。
那些年家境困难,吃穿都很艰难,平时很少能品尝到美味的食物,更别提鸡蛋了。我们家养了五只母鸡,由于它们吃的也不好,所以产的蛋也不多。
每天,只要听到母鸡叫声,我都会去鸡窝看看,有没有蛋?如果发现鸡蛋,我会像捡到宝一样,小心翼翼地交给母亲,让她可以带到集市上换一些盐来吃。(因此,我们姐弟三人平时很少能吃到鸡蛋。)
腊月二十九那天,父亲去了姨奶家,而母亲则兴高采烈地取出了家里的半袋白面粉。她高兴地告诉我们姐弟三人:过年就要到了,家里还剩下三个鸡蛋,她计划着给我们包一些白菜鸡蛋馅的饺子。
得知这个消息后,我们姐弟三人高兴地蹦跳着,毕竟已经一年没品尝到饺子了。不管是什么馅料,只要是用白面包的饺子,我们都觉得好吃,更何况里面还有鸡蛋。
那天下午,母亲先将三个鸡蛋打入碗中。然后,她打开柜子,取出一个碗,里面盛了半碗猪油。那点猪油是在天热的时候大舅送给我们的,平时母亲做饭都舍不得使用。
母亲小心翼翼地挖了一勺猪油,将锅放在煤火上开始煎鸡蛋。
随着锅和油的加热,整个厨房弥漫着猪油的香味。
姐姐看到我和弟弟开始流口水,连忙拉我们到厨房外:“姐姐带你们一起出去玩,咱们现在不要在家里。”(这一幕至今仍然记忆犹新,我明白姐姐的苦心,她比我们大三岁,深知我和弟弟一定馋得不得了。全家都依靠这三个鸡蛋包饺子吃,要是我们把鸡蛋吃了怎么办?)
于是,姐姐带着我和弟弟一同出去玩。我们在外面玩得非常开心,暂时把煎鸡蛋的事情忘到了一边。
不知过了多久,当我们几个玩得不亦乐乎时,母亲气呼呼地找到了我们,拉着我的手,急切地对我说:“利红,我刚才把那三个鸡蛋煎好后,放在案板上了。”
我去挑水了,但等我回来后,案板上只剩下一个空碗,连煎鸡蛋的沫子都没有了。母亲说:“我感觉你心眼多,是不是趁着姐姐不注意,偷偷回家把那三个鸡蛋吃了?”
听到母亲这样说,我愣住了。我和姐姐一直在外面玩,根本没有回家,母亲为何这样冤枉我?
我连忙解释:“我没吃那些煎鸡蛋,我一直在外面,根本没回家。”
姐姐和弟弟也辩解:“我们真的没回家。”
“这事儿怎么这么奇怪?我挑了担水,鸡蛋太热,我也没盖,怎么一碗鸡蛋就没了?”母亲不再问我,皱着眉头自言自语。
“素玲,孩子们一直在门口玩,我一直站在大门口,他们根本没离开过。我们一起去看看到底怎么回事?”张大伯不知何时站在我们身后,他皱眉对母亲说。(因为那天我们正好在张大伯家门口玩。)
于是,母亲带着我们回家。但她刚打开大门,还没进厨房,就看到一只大橘猫从厨房窗户里钻了出来,仰脸看了我们一眼,迅速跳上家门口的土院墙,快速消失了。
看到这一幕,我心里顿时明朗了:母亲出去挑水时忘记关窗户,一只大橘猫正好闻到香味,趁机把案板上的鸡蛋都吃光了。没想到大橘猫在母亲离开时又光顾了一次。
母亲看到大橘猫后,眼泪顿时掉了下来。她一边擦泪,一边哆哆嗦嗦地说:“这该怎么办呢?眼看着就要过年了,三个孩子一年没吃过饺子,我们家又没钱买猪肉包饺子,想着给孩子们包鸡蛋白菜馅的饺子,没想到鸡蛋被猫吃了,这该怎么办?天气这么冷,家里的几只母鸡根本不下蛋……”
张大伯听到后默默离开了,一言不发。
半小时后,张大伯拿着一个布包来到我家。他打开包,里面有一块腊肉和一把猪肉渣。
“素玲,平时我出去干活,你们对我的小女儿也很照顾。大女儿嫁到外地,前些天给我寄了几块腊肉,我给孩子们拿了一块,还有这些猪肉渣是我在家炸猪油时剩下的,你给孩子们包饺子吃,肯定好吃。”张大伯笑眯眯地说。
看到那块腊肉,我们姐弟三人眼中闪烁着光芒,因为我们已经一年没有品尝过肉的滋味了,没想到张大伯居然送来这么大一块腊肉。(虽然当时我们注意到腊肉下面被切掉了一块,但当时并没有太在意。)
一开始,母亲坚决不要那块腊肉,但是张大伯一再说:“你们家有三个孩子,都是在发育时期,我家还有三块腊肉,只有我和小女儿两人,根本吃不完,你们就算是帮忙了,也该吃点腊肉。”
面对这样的坚持,母亲最终只好接受了那块腊肉。
那天下午,母亲把猪肉渣切碎,加到了白菜里,为我们包了一盘饺子。尽管一把猪肉渣只放了一小部分,但我们吃饺子时,偶尔咬到一小块猪肉渣,那份喜悦无法言表。
等到天色渐渐暗下来,父亲从姨奶家回来了,姨奶给了我们一包硬糖,总共十五颗,姐弟三人每人分到五颗。
每人五颗糖让我们非常高兴,因为通常我们家很少有零食,更别提吃糖了。
然而,当母亲看到父亲把硬糖分给我们后,她立刻收走了我们的糖,说:“今天下午,张大伯送来了这么大块腊肉,我们也没什么好吃的给小月(张大伯的小女儿),我觉得欠着他的人情,明天我把这些糖送给小月。”
第二天是除夕,母亲一大早就起床,为我们炒了一盘腊肉。腊肉还没完全炒熟,我们姐弟三人就已经围在灶台旁,嘴里不停流着口水。
后来,腊肉上桌了,姐姐不让我们先吃,让父母先品尝。父母只象征性地吃了一块腊肉,说自己不想吃油腻的,催促我们快点吃。
那一天,我挑了一块腊肉夹在嘴里,那美味的滋味一直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我们姐弟三人细细品味着那盘腊肉,时间过得很慢,因为我们都不舍得吃完。腊肉共有十二块,每人吃了四块,但我们都不忍心先把属于自己的四块吃完。
母亲趁着我们品味腊肉的时候,带着硬糖去了张大伯家,为小月送去了一份。
我吃完饭后感到十分无聊,因为姐姐在写作业,弟弟和他的小伙伴都出去玩了,于是我决定去找小月玩。
张大伯家的大门正敞开着,我直接走了进去,走到厨房门口时,听到厨房里传来说话的声音。(由于我年纪小,走路轻盈,张大伯也没察觉到我。)
“爸爸,前两天你在市里的菜市场搬了一天蔬菜,买了块腊肉,现在那块都给利红家了,你难道不喜欢吃腊肉吗?”小月的声音传出来。
“小月,我一直不太喜欢吃腊肉,只要你喜欢就好,那块腊肉送出去时,我已经给你切下一块,每次炒菜的时候,我都会给你放两片腊肉。”我听到张大伯断断续续地说着,可能他正在进餐。
听到这些后,我感到有些奇怪:张大伯昨天说腊肉多到吃不完,小月怎么说只有一块腊肉?而且还送给了我们家,这是怎么回事呢?
于是,我推开厨房的门,看到张大伯和小月正在进餐,但我只是瞥了一眼他们吃的饭,立刻就愣住了:张大伯面前有几个窝窝头,他正在吃着窝窝头,而小月旁边有一盘炒白菜,上面放着两片薄薄的腊肉。
我走进张大伯家时,他迅速站起,拖过一把椅子,让我坐下。
然而,我没有在张大伯家逗留太久,只是坐了一会儿,然后找了个借口告辞,回到家里将所发生的事告诉了我的父母。
父母听完我的叙述后,对视了一眼,紧接着就前去了张大伯家。一直到中午才回来,我发现他们两个的眼中都闪着泪光。
母亲随后向我讲述了事情的真相:因为天气太寒冷,张大伯作为泥水匠无法工作,他没有足够的钱过年。一位亲戚建议他去市场搬运蔬菜,于是,天还没亮,张大伯就离开家,直到天黑才返回。
那一天,他挣了四元钱,亲戚还送了他一包猪肉渣。由于他不擅长包饺子,同时新鲜的猪肉也不易保存,于是他花了一块钱买了块腊肉,打算每天做饭时放上两片,为小月提供足够的营养,好过一段时间。
然而,当他得知我们家准备包饺子的鸡蛋被猫吃掉后,他毫不犹豫地将那块腊肉和猪肉渣送给了我们。他觉得我们家有三个孩子,都正处于发育时期,希望我们一家人可以愉快地度过春节。
母亲说完这番话后,我们姐弟三人陷入了沉默。
从那天起,一直到过年,每当我们家做饭时,无论是包饺子还是炒腊肉,母亲都会邀请张大伯和他的女儿来我家用餐。我们两家人欢聚一堂,共度一个愉快的春节。
这次事件发生后,我们两家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我和小月也成了无话不谈的朋友。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和小月都踏入了职场,我的父母和张大伯也渐渐年迈。然而,只要我或小月回到娘家,都会额外买些美味的食物,小月会送给我的父母,而我也会给张大伯送一些好吃的。我们两家已经成为几十年的好邻居。
邻里之间的情谊胜似远亲,或许这正是这句老话的真谛。尽管那些年生活艰辛,但每个人都充满善良,彼此关心,相互帮助。只要有这份互助和友谊,未来的生活定会变得越来越美好!#优质作者榜#